青春痘、粉刺、暗瘡在醫學上統稱為痤瘡,是常見的一種皮脂腺慢性病,其成因是青春期時,體內的荷爾蒙會刺激毛發生長,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毛孔堵塞形成一個粉刺的核心——微粉刺。微粉刺是看不見的,一個微粉刺從形成到長出皮膚表面需要7到9個月的生長期。微粉刺堵塞毛孔誘發炎癥,是丘疹、膿包、結節和囊腫的始發根源。傳統治療只是清除表面的粉刺,而微粉刺停一段時間又長出來,于是形成了痤瘡反復發作的局面。
皮膚分類:
油性皮膚:特點是皮膚粗厚,
痘痘治療
痘痘治療
毛孔明顯,部分毛孔很大,酷似桔皮。皮脂分泌多,特別在面部及T型區可見油光;皮膚文理粗糙,易受污染;抗菌力弱,易生痤瘡;附著力差,化妝后易掉妝;油性皮膚妝容易花掉。
中性皮膚:皮膚平滑細膩,有光澤,毛孔較細,油脂水分適中,看起來顯得紅潤、光滑、沒有瑕疵且富有彈性。對外界刺激不太敏感,不宜起皺紋,化妝后不易掉妝。
干性皮膚:膚質細膩,較薄,毛孔不明顯,皮脂分泌少而均勻,沒有油膩感覺。皮膚比較干燥,看起來顯得清潔、細膩而美觀。這種皮膚不易生痤瘡,且附著力強,化妝后不易掉妝。
混合性皮膚: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皮膚為混合性皮膚。一般在前額、鼻翼、下巴處為油性,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較多,甚至可發生痤瘡,而其它部位呈現出干性或中性皮膚的特征。
敏感性皮膚:皮膚細膩白皙,皮脂分泌少,較干燥。其特點是易引起皮膚過敏,出現紅、腫、癢等。
根據痘痘形成原因可分為以下3類:
1、按病因分類:化妝品性痤瘡、機械性痤瘡、職業性痤瘡、氯痤瘡、新生兒痤瘡、嬰兒痤瘡、成人痤瘡。
2、按皮損形態分:炎性痤瘡、非炎性痤瘡、疤印。
3、按嚴重程度分:輕度痤瘡 、中度痤瘡、重度痤瘡。
暗瘡在醫學上叫痤瘡,又叫青春痘、粉刺、面皰等,是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的炎癥。暗瘡多發于青春期(16~30 歲左右),青春期過后大多自愈,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夏季多于冬季。好發部位為面部、上胸背部皮脂腺豐富的皮膚。
但如下因素導致了暗瘡的形成:
1、體內雄性激素分泌過多,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過多排泄不暢,堆積在毛囊內形成脂栓。久之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毛囊皮脂腺周圍炎性反應,形成丘疹或膿皰,即暗瘡。
2、本病與遺傳有關,一般有家族史。
3、內分泌障礙、消化不良、神經系統障礙。攝取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均為其發病誘因。
4、有其他疾病,導致體內毒素無法排出而引發痘痘,最常見的就是便秘。
5、未及時或不當的肌膚清潔護理。例如,過度清潔肌膚導致肌膚失去天然皮脂膜的弱酸性保護而導致感染細菌而長痘,未定期去角質導致角質層堆積過厚、堵塞毛孔而導致細菌感染。
一般來說,外因導致的青春痘比較容易根治,只要注意正確地清潔護理肌膚、對癥下藥搭配使用含有抗痘成分的中藥一般都可以痊愈。在內因中,由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導致皮脂分泌過多引發的痘痘,例如處于青春期、女性經期前后,就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請醫問藥,通過適當護理肌膚,使用含調理油脂成分的護膚品,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和治療病情的。如果肌膚清潔護理都做對了,也不是油脂分泌旺盛的原因,可是痘痘仍然反復發作,就要考慮身體是否有疾病。
日常護理:
1. 做好肌膚清潔工作:不宜使用太過清潔性的產品,如果皮膚本身的油脂被清掉了 ,肌膚自衛機能就會再分泌更多的油脂,導致油膩及痘痘更加猖獗。所以選擇洗面奶就十分重要。選擇洗面奶以溫和,天然,質地凝膠狀,清潔力強的弱酸性洗面奶。
2.做好補水工作:皮膚本身只能分泌油脂,而不能提供肌膚所需的水分,因此需要外界為肌膚注入水分,選擇適合自己的補水護膚品,每天早晚潔面之后補水,保持肌膚表層水油平衡。
3.選擇適合的祛痘品:在長痘初中期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來治愈痘痘,避免使用藥膏、霜等含有激素的祛痘品,可以使用植物藥妝祛痘產品,溫和不刺激。
4.及時應對并發癥狀:除痘痘之外,油性皮膚出現的黑頭、毛孔粗大問題應及時應對 ,平時需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像面膜、去角質每隔幾天要做一次,多種問題并發也可以使用精油來護理肌膚,精油的強大功效幫助油性皮膚控制表層水油平衡。